吸管與調酒 

19世紀中,紐約的調酒師Martha King為了超越當時流行的Julep而創造了一款前所未有的調酒——Sherry Cobbler。這款調酒以其獨特之處迅速風靡,而最引人注目的特色就是其冰涼怡人的口感,讓人忍不住一飲而盡。實際上,Sherry Cobbler的誕生也促成了吸管的發明,因為人們希望能夠更迅速地品嚐這款美味的調酒。

Sherry Cobbler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成分的組合:葡萄酒/烈酒柑橘(如檸檬、萊姆)的酸爽風味,以及新鮮水果的清新口感,再加上充足的碎冰,使得每一口都充滿了涼爽的感覺。

 

調酒日記-調酒歷史(下)

-當時Sherry Cobbler的介紹(包含特別長的吸管)-

 

19世紀後期,E.J. Hauck為了進一步完善這款調酒,特地設計了一種三節式的雪克杯。這款雪克杯因其獨特的設計而被稱為"Cobbler Shaker",成為了Sherry Cobbler調製的理想工具。最引人矚目的特色在於其能夠巧妙地過濾碎冰,確保調酒口感細膩順滑。

如今,這款三節式雪克杯已成為了日式調酒的主要工具之一,因其出色的過濾功能和便捷的操作方式,也因此被冠以"日式雪克杯"的美譽。這個精巧而實用的設計,讓調酒師們能夠更輕鬆地創造出口感絕佳的調酒。

   調酒日記-調酒歷史(下)

-現在常使用於調酒的三節式雪克杯-       

  調酒日記-調酒歷史(下)

-這是另外一種雪克杯-波士頓雪克杯(Boston Shaker)-

 

酸甜與調酒

19世紀中期,調酒界開始崇尚水果和果汁的使用,也促使了一種與傳統雪克杯搖盪不同的調酒技術的興起——Swizzle。這種方法最早出現在加勒比海地區,成為了一種獨特而傳統的風格,而加勒比海最豐富的酒類之一莫過於蘭姆酒(Rum),因此Swizzle最經典的表現形式便是以Rum Swizzle為主。

Swizzle的精髓在於用特殊的工具(Swizzle stick)在調酒容器中快速攪拌,以混合調酒的成分並冷卻飲料。這種簡單而有效的技術,不僅能夠保留水果和果汁的新鮮風味,還能讓飲品帶有微妙的冰涼感,令人愉悅。

Rum Swizzle作為Swizzle的代表,以其清爽、風味豐富的特點而聞名。

調酒日記-調酒歷史(下)

-當時調酒使用的Swizzle-

烈酒、苦精、水(冰塊)與Swizzle為主要的成分,在冰塊普及後,利用Swizzle來快速攪拌冰塊來達到冰鎮,而之後加入了萊姆汁,變成了精典調酒Daiquiri的前身。

而自從萊姆汁加入Swizzle這類型的調酒後,便延伸出一個以柑橘為主並簡單的調酒-Sour

而其搭配便是烈酒柑橘(Citrus),並且現在都是以搖盪法呈現的Sour調酒在當時也是用攪拌的方式,後來也設計出波士頓雪克杯前身的-Parisian Shaker

調酒日記-調酒歷史(下)-19世紀中葉開始使用Parisian Shaker來調製Sour類型的調酒-

香艾酒與調酒

  19世紀中葉,義大利與法國的香艾酒(Vermouth)因為世界大戰的緣故,開始外銷至美國,紐約的樂部做出了一杯以烈酒、香艾酒與苦精為基礎的曼哈頓(Manhattan)調酒,人們飲用此調酒慢慢的也從搭配義大利香艾酒(較甜)變成法國香艾酒(不甜),於是在有了琴酒(Gin)搭配香艾酒(Vermouth)之後,也出現了Martinez(琴酒搭配香艾酒與櫻桃利苦酒),也是經典Dry Martini的前身。

調酒日記-調酒歷史(下)

-Manhattan調酒與櫻桃為現在常見的呈現方式-

 

"Shaken, not stirred" -James Bond一句經典的台詞讓一杯調酒成為經典中的經典,而Dry Martini便是由Manhattan演變Martinez再變成Dry Martini,從的演變成回甘

也是因為美國禁酒令的關係,沒有了美國本身的威士忌可以喝,又因為琴酒製作的方式較易於威士忌,也因為當時走私之下,酒的品質很差,時常都會有不好的味道,而琴酒這種香味為主的烈酒就成為了大家的首選,又或者是選擇自己添加香料來泡製,經典的Bathtub Gin便是當時人們居家泡酒的亂象。也因為如此,美國禁酒令結束之後,琴酒相關的精典調酒也因此崛起,Dry Martini、Negroni這類的調酒。

調酒日記-調酒歷史(下)-Martini 有分檸檬皮(Lemon Twist)橄欖的,James Bond 喝的是前者-

 

泡與調酒

18世紀末,英國開始有瓶裝的蘇打水,19世紀中葉,通寧水(Tonic Water)也被製作出來,而通寧水的特色便是含有奎寧的氣泡水,奎寧為當時地理大發現時,水手們因為受瘧疾之苦,後來有船醫在陸地上考察時發現金雞納樹能治癒瘧疾,而金雞納樹內含有的便是"奎寧"。由於氣泡水瓶裝的生產與普及,以琴酒為主的英國也出現了許多與氣泡水、琴酒與蛋白蛋黃搭配的調酒。被設計成短飲的Gin Fizz(琴酒、酸甜與氣泡水)、搭配蛋白的Silver Gin Fizz、搭配蛋黃的Golden Gin Fizz,另外還有比較特別的是加香檳的Royal Fizz

而Gin Fizz的系列中最特別的就是Ramos Gin Fizz,也可以說是調酒裡的甜點,特別之處就是加入了鮮奶油與蛋白在經過大量的搖盪來打發,而創造這杯Ramos Gin Fizz的Henry Ramos在當時甚至請了30個人來搖這杯調酒。

調酒日記-調酒歷史(下) Ramos Gin Fizz也被稱為調酒師的夢靨,因為做工麻煩且需要花時間與力氣來打發,而味道也近似於甜點的舒服蕾- photo by JORDAN HUGHES

 

加味氣泡水與調酒

氣泡水問世後不久,也出現了第一款"薑味"氣泡水誕生了,於是有了Buck這類型的調酒(烈酒柑橘薑汁汽水),不過說到最經典的薑味汽水調酒,必定是Moscow Mule,三個不同公司的轉機,一個是賣不好的銅杯、一家是需要銷量的伏特加酒廠與一間產量過剩的薑汁汽水店家,三個人聚在一起解悶,就創造出了經典-莫斯科驢子(Moscow Mule),以伏特加為底搭配薑汁汽水並用銅杯來呈現,在二戰後此調酒盛行到好來塢都為之瘋狂。

調酒日記-調酒歷史(下)-銅杯、伏特加與薑汁汽水為莫斯科驢子的必要元素

 

苦艾酒與調酒

苦艾酒-又稱草本利苦酒,可以說是最早被用來飲用的酒類,不過當時苦艾酒是藥用型,後來才被使用在調酒上,也因其特別的苦味而聞名,而苦味也有數百種,因此不同的苦艾酒會帶有各自特別的味道。在義大利,飲用苦艾酒是十分普遍的文化,而除了苦艾酒之外,香艾酒(香料加列葡萄酒)也是如此,在城市米蘭諾(Milano)這個地方盛產一款獨具特色的苦艾酒-金巴利(Campari),另外城市托利諾(Torino)也有當地盛產的酒類-香艾酒(Vermouth)。而在當時便有這兩種搭配的調飲,名稱便是兩個各自盛產酒的城市-Milano Torino(Campari+Vermouth)

 

調酒日記-調酒歷史(下)苦艾酒-金巴利(Camapari)-以柑橘苦為主味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調酒日記-調酒歷史(下)產自托利諾(Torino)的香艾酒

後來因戰爭美國人到了義大利當地喝到了Milano Torino,因為不是當地人,自然會不習慣,於是就要求了另外再加入等比例的蘇打水,而後來加入蘇打水的Milano Torino與被更多人喜愛,於是就有Amaricano這經典酒款。

調酒日記-調酒歷史(下)-Americano就是苦艾酒香艾酒蘇打水的組合   -photo from Crafty Bartending

Americano可以說是輕鬆版的Milano Torino,而有了輕鬆版,自然會有酒鬼的版本。有一天,酒吧裡出現了一位客人,喝到了Americano,覺得這杯太淡了,要求調酒師把蘇打水的部分換成琴酒,而他的名字就叫做Negroni,也造就了一杯經典調酒內格羅尼(Negroni)-琴酒香艾酒苦艾酒

 

熱帶水果與調酒

由於美國禁酒令第二次世界大戰,威士忌酒廠不是關閉就是生產戰爭用物資,未被戰局影響的中南美洲蘭姆酒(Rum)崛起,並且在戰爭的環境下,人們都嚮往無憂無慮的度假生活,熱帶生活與氣息之下產生了別具特色的調酒風格-Tiki

在好萊塢的第一家Tiki酒吧Don Beach Tiki便設計了調製Tiki的公式- "One of Sour, Two of Sweet, Three of Strong, Four of Weak."意思就是一杯調酒中10%的酸20%甜30%烈酒40%軟性飲料。並且通常都會用具有特色的圖騰馬克杯

調酒日記-調酒歷史(下)-Tiki 特色的杯子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調酒 歷史 知識
    全站熱搜

    咖啡因成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